直到天擦黑时,赵强才赶着牛车回到林家村,等把牛车还给老周后,就大步往家里去了。进到院子里,顾不上吃饭,就往后边院子跑去,进屋后,见到翠莺靠在炕头,忙笑着到她身边坐下。
翠莺一直在等赵强,如今见他回来了,忙坐直身子,拉着他的手急声问道:“怎么样,徐妈妈和金妈妈怎么说?”
赵强就知道她肯定急着想知道,所以一回来就过来了,见她问起,就笑道:“徐妈妈和金妈妈都说不错,还问啥时候才能再送过去。”
翠莺这么一听,提着的心终于落了地,吁了口气,道:“还好,还好,我都担心一天了,看来是白担心了,既然艳花楼和倚翠楼都收了货,那么往后就可以稳定送货了,大致三四日一次差不多,只是,你两头跑来跑去,要受累了。”
“没事,只要咱们生意能好,我多跑一下有啥问题。”赵强见翠莺高兴,也跟着乐呵说道。
“嗯,那你下次送货过去时,去布庄运些布回来,咱们不能老把布放在那边,虽说出了租子,可也是刘掌柜照顾咱们,只意思意思收了那么点,总不好一直麻烦人家,得慢慢全运回来,隔壁的屋子还空着,再多布应该都能放得下。”翠莺老早想过,家里有地方可以放,就不好再麻烦人家了。
“嗳,我晓得了。”赵强应了下来,等到三日后再次送货过去时,又借了牛车,送完货就去布庄运布,把牛车堆得满满的,一次就运了二十多匹布,这么算下来,再运个三趟就差不多能将布全运回家了。
赵强负责来回跑,送货、运布,空下来还帮着裁布,翠莺不能长做针线,赵强答应她,一天最多让她做一两个时辰,久了就要阻止,因此她做针线少,多为教授来做活的媳妇、婆子,闲暇时就想绢花样子,随时按布料的质地和颜色,变换出新的花样,这样才能保持新鲜,让艳花楼和倚翠楼长期光顾。
绢花方面,到是一直能供上货,而其他一些帕子、荷包、香囊这些要绣花的,就比较麻烦,这会统共只得了两名绣娘,又因着得兼顾家务,时不时就两三日不过来,等到空闲了才会登门,缝制绢花的媳妇、婆子也大多这样,可毕竟人手多,就算时常有人不来,也还能接得上货,没有绣花这么头痛。